WBZV-U便攜式避雷器在線監測校驗儀面向老客戶返廠免費標定、校準一、概述
避雷器在線監測儀是針對變電站、水火電廠、大型廠礦自備電廠中避雷器下端的放電計數器進行檢測的專用儀器,既可對雷擊次數進行檢驗,還可對泄露電流進行校驗,一機兩用。
WBZV-U便攜式避雷器在線監測校驗儀面向老客戶返廠免費標定、校準二、技術參數
1、輸出電壓:DC600V±5%
輸出電流:AC 1mA-5mA(值,負載小于500Ω)±3% 10mA需定做
2、間隔時間:≥30s
3、供電電源:AC220V±10% 50Hz±2%
4、沖擊電流:≥100A(8/20μs)
5、體積:260×190×175mm
6、重量:4kg
WBZV-U便攜式避雷器在線監測校驗儀面向老客戶返廠免費標定、校準三、工作原理
圖1所示為JS型動作記數器的原理接線圖。圖1(a)為JS型動作記數器的基本結構,即所謂的雙閥片式結構。
當避雷器動作時,放電電流流過閥片R1,在R1上的壓降經閥片R2給電容器C充電,然后C再對電磁式記數器的電感線圈L放電,使其轉動1格,記1次數。改變R1及R2的阻值,可使記數器具有不同的靈敏度。一般小動作電流為100A(8/20μs)的沖擊電流。因R1上有一定的壓降,將使避雷器的殘壓有所增加,故它主要用于40kV以上的高壓避雷器。
圖1(b)表示 JS-8型動作記數器的結構,系整流式結構。避雷器動作時,高溫閥片R1上的壓降經全波整流給電容器C充電,然后C再對電磁式記數器的L放電,使其記數。該記數器的閥片R1的阻值較小(在10kA時的壓降為1.1kV),通流容量較大(1200A方波),小動作電流也為100A(8/20s)的沖擊電流。JS-8型記數器可用于6.0~330kV系統的避雷器,JS-8A型記數器可用于500kV系統的避雷器。
WBZV-U便攜式避雷器在線監測校驗儀面向老客戶返廠免費標定、校準四、檢查方法及原理
由于密封不好,動作記數器在運行中可能進入潮氣或水分,使內部元件銹蝕,導致記數器不能正常動作,所以《規程》規定,每年應檢查1次。現場檢查記數器動作的方法有直流法、交流法和標準沖擊電流法。研究表明,以標準沖擊電流法為可靠,其原理接線如圖2所示。
C-充電電容; R-充電電阻; L-阻尼電感
D-整流硅二極管; r-分流器; B-試驗變壓器
V-靜電電壓表; CRO-高壓示波器
將沖擊電流發生器發生的8/20μs、100A的沖擊電流波作用于動作記數器,若記數器動作正常,則說明儀器良好,否則應解體檢修。例如某電業局曾用此法對27只記數器進行檢測,其中有3只不動作,解體發現內部元件受潮、損壞。
《規程》規定,連續測試3~5次,每次應正常動作,每次時間間隔不少于30s。測試后記錄器應調到0。
WBZV-U便攜式避雷器在線監測校驗儀面向老客戶返廠免費標定、校準五、操作說明
1、將監測器輸入端與計數器輸入端(線芯)相連,監測器外殼與計數器外殼相連,連接線盡量短。
2、將電源線接好后,檢查儀器及接線是否正確,確認無誤后即可開始試驗。
3、合上電源開關(電源燈亮),待電壓穩定(600V左右)后,即可開始校驗。
4、動作計數檢測:將功能選擇開關擲向左邊,此時表頭右邊的紅色電壓指示燈亮,表頭顯示值為監測器輸出的直流電壓值,按下動作計數檢測鍵,輸出電壓立即下降,此時可觀察計數器的動作情況。
5、如需多次試驗,可待輸出電壓達到穩定值時,再按動作計數檢測鍵,觀察計數器的動作情況。
6、泄漏電流檢測:將功能選擇開關擲向右邊,此時表頭右邊的紅色電流指示燈亮,表頭顯示值為監測器輸出的交流電流大值,按下泄漏電流檢測鍵,旋轉電流調節電位器,此時監測器表頭顯示值應為放電計數器顯示值的1.4倍,監測器量程為1.4-7 mA。
7、檢驗完畢后,為保證人員,關掉監測器電源開關,必須等1分鐘后先拆除檢測器上的連線,再拆放電計數器上的線。
8、如按檢測鍵,輸出電壓沒有下降或電流顯示值為零,應關掉電源,等1分鐘待電壓回零后,檢查回路是否有斷點,或者是放電計數器不適合技術指標中規定的型號。
六、注意事項
1、拆除接線時,操作人員不能觸碰測試線非絕緣部分,以免人身事故。
2、被試品不允許帶電。
七、裝箱清單
1、主 機 1臺
2、輸出電纜 3根
3、AC 200V電源線 1根
4、出廠檢驗報告 1份
5、使用說明書 一本
中美貿易爭端已有數月。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決兩國經貿關系多年形成的結構性問題需要時間。而在美國政府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政策影響下,兩國關系可能進入一個合作與競爭并存、新問題新矛盾不斷涌現的新時期。正如一些國際有識之士指出的,中方面對美國的恣意妄為,已不屑于實施“以牙還牙”的直接報復,而是著力通過釋放自身潛力渡過難關。
中國經濟的發展究竟靠什么?
近日,美國副總統彭斯在演講中稱,中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國在中國的投資所推動的”“在過去的25年里‘我們重建了中國’”。事實果真如此嗎?作為一個長期關注商業文明的研究者,在中美貿易爭端爆發后,我也經常問自己,中國經濟發展背后的動力到底是什么?是靠自身的努力奮斗出來的,還是像一部分美國人認為的,是靠不正當、不公平手段搶來的、偷來的?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回答,因為在華投資的美國企業,從上世紀80年代的可口可樂、惠普、寶潔、肯德基到90年代的IBM、英特爾、微軟、通用電氣、通用汽車,再到21世紀的蘋果、高通、特斯拉,對中國的投資環境、員工素質、經濟增長方式都有切身了解。根據中國美國商會發布的《2018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73%的美國企業2017年在華實現贏利,74%的企業計劃于2018年擴大在華投資,受訪企業幾乎都認為近年來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執法力度保持穩定或有所提升,62%的受訪企業認為過去五年中國政府政策制定和溝通的透明度有所提高。如果中國市場充滿了不正當性,美國幾乎所有跨國公司會如此一致和踴躍地投資中國,并獲得豐厚收益嗎?
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根本力量是什么?我認為不是“機會主義”和“制度性套利”,而是中國通過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釋放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這是一部企業家精神的史詩,是億萬勞動者的奮斗與創造的史詩。中國的經濟發展道路不是什么“歧路”,而是市場經濟的正道、康莊大道。中國的發展沒有顛覆經濟學常識,相反讓我們看到了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和價值規律的重要性。
我采訪過很多中國企業和中國企業家,從創一代企業家到分享了股權的創業合伙人以及二代接力者,九個代際的創業者在中國這塊熱土上打拼。中國的市場主體從1978年的49萬個到目前的1億多,每天還有1.81萬家企業誕生,雖然也有生生死死,成功并不容易,但沒有人能否認,這是人類歷史上規模大、參與者多的市場經濟大潮,中國紅利的根本特征是創造者紅利,勞動者紅利,企業家精神紅利。
中國是從高度統一和相對封閉的計劃經濟體制開始進行改革開放的,政府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無論是在基礎設施等硬件方面,還是在經濟立法等軟件方面,以及在促進人力資本形成等方面,政府之手總體上是幫助之手(helping hand),營造了適合發展的穩定和親商的環境,這是客觀事實。當然,從更加健康可持續的角度看,政府應當從招商引資、創造政策洼地的前臺,轉變為以提供制度化、便利化、法治化的環境和服務為主旨。
中國競爭力的核心是什么?
今年的《財富》世界500強,中國企業已經有120家,距離美國只差6家。而1995年這一榜單設立時,中國只有三家企業,包括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各一家(臺灣電力和香港怡和)。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在中國快速發展,進而開始走向全球。那么中國競爭力的來源究竟又是什么呢?是“血汗工廠”、透支環境、政府補貼,還是中國企業通過管理和,創造出了更高的消費者價值?
這里要再回到一個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就是市場的規模決定分工的效率。
改革開放,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國際化,這一切造就了世界工廠的奇跡。今天中國強大的制造業的基礎,就是大市場支持了精細化、規模化、專業化的分工。成熟完善的分工配套,使得中國企業能夠用經濟的成本結構高效地生產出世界上絕大部分產品,而且有良好的性能。麥肯錫2015年的一項關于中國能力的研究稱,“中國作為世界上大的制造業經濟體,有利于打造持續的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包括比日本大四倍多的供應商體系,1.5億具有經驗的工廠工人和現代化基礎設施。中國市場巨大的規模和發展健全的供應鏈,給硬件類產品提供了15%至20%的成本優勢。”過去20年中國互聯網應用能夠迅猛發展,走到世界前列,同樣是拜中國的市場優勢和制造優勢所賜。
中國的競爭力不是單一要素的競爭力,而是結合了復雜、豐富的專業化分工和勞動力技能的綜合性的競爭力,是不容易替代和移走的。前段時間,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舉行為期6天的聽證會,以幫助貿易代表辦公室終決定是否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聽證會首日,61個發言人被分成8組,涵蓋箱包、服裝、食品加工到半導體、自行車、化工等多個產業,但贊同加稅者只有3位。一家自行車廠舉出的證詞是,目前美國進口的1800萬輛自行車中,94%來自中國,進口的3億件自行車配件中,60%來自中國,在短期內無法更換供應商的情況下,加征關稅的板子將結結實實打在美國消費者和廠商身上。美國飾品協會總裁吉伯森在證詞中說,在生產飾品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夠代替或者和中國競爭。她說,“舉個例子,過去3年多我一直在印度尋找皮包用的皮革和小飾品生產的供貨商,以為印度這樣的國家可以成為中國之外的‘可替代來源’,但終結論是,印度沒有這樣的資源、培訓成熟的勞動力和基礎設施,無能力達成中國能夠生產出來的產品的規模,特別是要考慮同等質量、價格的時候。美國本土更生產不出來。”
中國有沒有自己的?
中國通過對外開放獲益良多。大量外資進入中國,在技術、管理、人才、供應鏈等方面具有很強的外溢效應。中國因此可以快速學習、消化吸收,再結合自身特點進行改良和。很多制造業領域比如冰箱、空調、洗衣機,發達國家幾乎都退出了生產環節,也沒有什么技術,主要靠品牌,在這些領域技術的驅動者基本都是中國公司。在互聯網行業,從支付寶到微信,這樣的超級應用都是根據中國獨特的用戶環境創造出來的。而且不少新興市場國家現在都在“山寨”中國的產品,比如印尼的電商平臺Tokopedia自稱“印尼版的淘寶”,Snapdeal被稱為“印度的阿里巴巴”。
美國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比較完善,但也經歷了一個比較長的歷史過程。美國開國初期為了獲得英國的先進技術、建立自己的制造業,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歷史學家多倫·本―安塔爾在《商業秘密》中曾說:“美國成為世界工業的方式,乃是借助其對歐洲機械及科技革新成果的非法占用。”典型的例子是被稱為“美國工業**之父”的塞繆爾·斯萊特。他是英國人,21歲時在家鄉英格蘭德比郡的報紙上讀到一則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議會的廣告,凡能為美國提供紡織制造新技術者都能獲得獎金。斯萊特在阿克萊特創立的工廠當工頭。阿克萊特發明了水力驅動的紡紗機,是現代工廠體系的創建者之一。英國當時對紡織技術嚴密封鎖,誰要把紡織機器和技術弄出去就要坐牢,同時禁止紡織工人移民。斯萊特全靠腦子記下了阿克萊特的發明,1789年9月脫身趕到倫敦,偽裝成農夫,搭乘“農場工人”號蒸汽船前往美國。到紐約后,他寫了一封信給商人布朗,希望得到支持。當時布朗和他的合伙人已經搜集了很多阿克萊特機器的零部件,加上斯萊特的加盟,復制了阿克萊特紡紗機,1791年在羅德島建起美國一家水利棉紡廠。
美國立國之初曾有一場有名的“杰漢之爭”,杰斐遜主張自由貿易、發展農業,漢密爾頓主張發展制造業,并通過提高關稅的方式保護本國的幼稚工業。作為美國一任財長,漢密爾頓在1791年的《制造業報告》中呼吁,對于從其他地方為美國帶來“非凡價值之秘密”的行為要進行獎勵。當時一些州政府甚至幫助機械走私者們融資。美國很早就有《**法》,保護**權,但反諷的是,當時如果剽竊外國技術成果拿回美國,也能得到**。
舉出這些例子是要說,知識產權的保護往往是歷史演進的過程。以今天已經成為共識的軟件**權為例,比爾·蓋茨早雇人開發ALTAIR BASIC程序時,大多數使用者也是隨便拷貝的。所以他在1976年寫了有名的《給電腦愛好者的一封信》,提出硬件必須要付款購買,可軟件卻變成了某種共享的東西,誰會關心開發軟件的人是否得到報酬?誰會從事專業的軟件開發卻分文無獲?由此開啟了軟件**的新時代。
中國理所當然要走驅動的道路,否則轉型升級沒有希望。我們必須從法治、政策、執行等方方面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尊重國際規則,提升合規水平。但如彭斯在演講中稱:“為了控制21世紀的經濟制高點,北京指示其官僚及企業以任何必要手段來獲取作為我們經濟領導力基礎的美國知識產權。北京現在要求許多美國企業交出商業機密作為其在中國經營的代價,并協調和資助收購美國公司以獲得其所有權。”這種肆意指責我們是不能接受的。事實上,美國很多指責都是在找“替罪羊”過程中的借口,而且不乏以偏概全。我們仔細聽,認真反觀自己,有則改之,但完全不必自我損抑。
在中美貿易爭端背景下,中國經濟中存在的一些結構性、深層次的問題暴露出來,這不是壞事;中國核心技術、核心原材料、元器件的缺失,也給我們上了很好的一課;這都促使我們清醒。貿易爭端是一場冷水浴,讓我們不要浮躁,驕妄,有助于我們腳踏實地、兢兢業業地超越自己。但是,中國經濟是怎么走過來的,是靠什么力量走過來的,我們應當有客觀理性的認識,應當有自信心和自尊心。
中國有一家生產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的企業。多年前,公司派了一個業務員到洛杉磯去開拓美國市場,她帶了300美元,還有一包各式各樣的電池。由于英語不過關,就把一些標準答案死記硬背下來,然后拿著一本《黃頁》,從A開始,從一個公司名字打電話,推銷產品,當她把電話打到Z的時候,英語已經很流暢了,產品也找到了很多買家。兩年前我參觀了他們在加州蘭卡斯特市建立的工廠,有很多美國人因此得到了就業機會。
我見過很多這樣的中國人,在和平年代闖世界,水迢迢路長長,每一步都充滿了不易。正是這些永遠奮斗的靈魂托舉起了中國經濟成長的基石,并讓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底色**天變得更加亮麗。中國存在的問題無需回避,但只有億萬中國人團結起來,勇敢直面并千方百計去解決問題,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才不會因為這樣那樣的頓挫而終止前進的步伐,并終能在風雨之后見到更美的彩虹。